杭州肿瘤

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2022-04-19 09:16:25 来源: 杭州肿瘤 咨询医生

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球形阴影。周围型肺癌可发生于两肺各叶,以两肺上叶前段,中叶及舌段多见,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常大于3cm。直径2cm以内的密度淡而不均匀,增大后密度呈均匀增加,其内极少发生钙化。多有分叶或脐样切迹,边缘毛糙,有放射状细短刺,胸膜凹陷征常见。 一肺结核球 肺结核球是浸润型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局限性干酪病灶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因引流支气管阻塞而 酪物质填充,或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内充有酪样物质,均可形成较大纤维干酪球形病灶,直径大于2cm,称为结核球。 结核球40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低热等。好发于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2~3cm,边缘清晰,整齐,密度中等,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常见钙化,呈同心圆形,弧形或斑点小结节钙化,病灶周围常有散在钙化等卫星灶。近肺门侧可见双轨形引流支气管影,常出现局部增厚。结核球可1的或几年无动态变化。 二肺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的本质是增生性炎症,由多种细胞组成并有纤维化,增生的组织形成一种瘤样团块,组织成分比较复杂。 本病发病年龄以30~40岁多见,多数病人在就诊前有发热2周以上的病史,并有呼吸道症状。症状中咳嗽较常见,痰中带血少见,这是与周围型肺癌的一个重要区别点。 炎性假瘤X线影像无明显特征,确诊比较困难。可发生在两肺的任何部位,直径1~6cm,其中直径2~4cm者最多,一般为中等密度,其内极少有钙化。炎性假瘤大多轮廓清楚,如周围有炎性粘连,可见毛刺样突起,2个假瘤融合或重叠,可使边缘呈分叶状。炎性假瘤的X线阴影可经积极抗菌药物治疗,而于短期内逐渐消散,但如炎症病灶已机化,则可呈长期不变的良性结局。 炎性假瘤,肺脓肿和肺霉菌病在肺内均可呈球形表现,周围型肺癌,结核球与其比较鉴别。 三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不是真正的 ,是肺内正常组织的不正常组合,根据其组织成分可分为软骨型和纤维型,临床中遇到的错构瘤几乎均为软骨型。 错构瘤发病年龄不定,多无临床症状,常因胸部X射线检查偶然发现。较大的错构瘤可有痰中带血丝症状。错构瘤在胸片上呈圆型或椭圆形的块状阴影,直径以2~3cm多见,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有浅分叶,没有毛刺和放射冠形成。其内如有较多条片状钙化,可似爆米花样典型的X线表现,对诊断有价值。周围肺野正常无炎症,肺气肿及肺不张,无引流支气管和空洞形成。如中间含有脂肪小块,可见透亮小圆影,应与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区别。 四肺内转移瘤 大多数肺部转移瘤为多发和双侧,但约有10%呈单发孤立结节状阴影,难与原发肺癌鉴别。 转移瘤有各种形态,一般病灶大小不同,形态相似且多发,由于转移瘤来自毛细血管后静脉,因而多与支气管无关。X线表现:大多见于肺下叶,圆形,直径一般小于2cm,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密度较淡,无明显毛刺及分叶特征。增长迅速,2~3个月能成倍增长。肺转移瘤少有钙化。如有钙化则几乎均为成骨肉瘤或软骨肉瘤的转移瘤。CT扫描,以了解其余肺野有无较小转移灶。 五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瘘是肺动静脉发生异常分流的一种先天性肺内血管病变,分为弥散性肺小动静脉瘘型和肺动静脉瘤2种类型。后一种有时可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X线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可有分叶,多位于肺下叶,偶可呈一堆密集小片状浸润阴影。CT片示肿块影,增强动态CT扫描有助于鉴别血管与非血管的疾病。 (实习编辑:庄智伟)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