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癌如何对症下药
2022-04-19 11:42:32 来源: 杭州肿瘤 咨询医生
得了肺癌,如何对症下药?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之前一定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对具有临床价值的基因进行准确诊断!
一、“对症下药”里的“精准医学”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
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是发汗的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他们俩一看,感到非常奇怪,问:“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
从广义上来讲,华佗的“对症下药”和奥巴马的“精准医学”如出一辙,均是通过明确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狭义上讲,“精准医学”就是基于分子分型的“对症下药”。
肺癌治疗,可以分为基于组织形态分类和分子分型的“对症下药”。
传统的肺癌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非小细胞肺癌再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等不同的亚类,这是根据 的组织形态分类。
相应地,根据组织形态分类给予对症治疗,如小细胞肺癌采用化疗和放疗,而非小细胞肺癌则首选手术,再结合化疗、放疗,这就是基于“组织形态分类的对症下药”。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开了癌症的本质,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源自驱动基因突变。
因此 分子分型也就是通过 驱动基因进行分类,而基于分子分型的 分类使患者分层接受最优的靶向治疗,这就是基于分子分型的“对症下药”,也就是狭义上的“精准医学”。
二、诊断+靶向药物,“精准医学”里的CP
“精准医学”实际上包含两大部分:
1、确定 的分子分型,找到病症根源,其核心工具是诊断;
2、制定最优的靶向治疗方案,也就是准确使用靶向药物。
所以说,“精准医学”里的两大主角:诊断和靶向药物,就像是一对医侣(CP),相辅相成!
肺癌是精准医疗的代表性癌种,并将诊断+靶药治疗这一CP模式推广开来。目前,已有多种肺癌靶向药物上市,并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表1)。
三、CP法则中的诊断策略
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已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提升,关键在于牢记CP法则: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之前一定要进行基因诊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觅友服用靶向药后的一些记录:
做过基因检测,对症下药的觅友
觅友wen22:2016.2月份体检发现老公肺部有阴影到今天整整一年了,吃易瑞沙已经超过中位数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觅友平安是福865:服易已将近一个半月了,体感趋好,目前精神不错,食欲也一直较好。
觅友invay:开始吃易瑞沙时,吃了一粒,妈妈说胸腔疼痛缓解了好多,吃了第三天,妈 右手活动开始恢复,今天正好吃易瑞沙一周,手的活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没有做过检测,选择盲试的觅友
觅友.Hu.Li..:盲试特罗凯26天,cea上升了2.74,这是否说靶向无效?
觅友goodkong:姐姐肺腺癌,盲试易10天出现肺炎。出现低烧37.7,咳嗽胸闷加重。开始用头孢消炎,并停吃易瑞沙。
觅友L_U:肺腺癌,盲试易和特一个多月无效。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并且有加重趋势。
以上这些觅友服用靶向药的记录证实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作为真正有价值的分子检测,必需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简单说就是做了这个检测后,能得到明确的治疗方案,即明确可以吃A药或者B药,或者不能吃C药等。因此,检测什么靶点关键在于这些靶点是否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靶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药可治的靶点,包括EGFR、ALK、ROS1,这三个靶点已有对应的靶向药物上市,对它们进行检测可以直接指导治疗。另一类是判断 的靶点,比如RAS检测可用于筛选不能从分子靶向药物中获益的患者,避免盲目用药。
此外,对于处于临床研究的相关靶点,如RET、MET等,目前尚无靶向药物上市,对于EGFR、ALK、ROS1阴性或晚期且经过多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而言,也是患者的一线生机,可为临床医生制定其他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因此,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往往是有策略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EGFR、ALK、ROS1的检测是必须的,且目前已有基于PCR技术的多基因同步检测试剂盒上市,此外,由于PCR技术很多医院都有开展,且价格适中,出报告快,因此,采用PCR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驱动基因突变的检测是基本策略。
相对而言,NGS技术虽然可检测靶点更多(数十个乃至数百个),但是对于未知突变的检测无法指导临床用药,检测结果解读偏差较大,因此基于NGS方法进行全面筛查的策略往往不被推荐。
当然,NGS在多基因检测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晚期且经过多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根据NGS指南推荐,采用NGS的方法对EGFR、ALK、ROS1、RET、BRAF、HER2、KRAS、MET等进行测序是可选策略。
简而言之,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之前一定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对具有临床价值的基因进行准确诊断!无论采用PCR方法还是NGS方法,检测结果的质量与准确性是第一位的。因此一定要选择通过CFDA批准的检测产品或者是在正规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TAG:
上一页:得了肺癌大概可以活多久
下一页:得了肺癌如何延长寿命
相关阅读
- 2022-05-05柳叶刀研读:20年的随访结果支持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 2022-05-04乳腺癌外科病理学名著
- 2022-04-28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再行
- 2022-04-21早期乳腺癌辅助功能障碍治疗:三苯氧胺先行
- 2022-04-19肺癌脑转移有哪些症状
- 2022-04-19肺癌脑转移有哪些征象